与实验室的近交系小鼠不同,野鼠生存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,需要适应各种环境压力,因此野鼠具有更多的遗传多样性,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(SNP)、序列的缺失(deletion)和重复(duplication)。据相关研究报导,野生小鼠具有不同的传染性疾病易感性。因此,野鼠或许能成为更好的人类“仿真替身”,用于临床前药物测评,更好地反映出药物的不良反应。
为克服野生小鼠来源不稳定、微生物风险、繁育难度较大、基因背景复杂等问题。集萃药康启动“野鼠项目”,以野外捕捉的野生小鼠作为遗传材料供体,通过不断与近交系小鼠交配和筛选,培育出仅有一条染色体与近交系不同的新的近交系。为了保证野生来源的染色体在回交过程不因发生基因重组而被稀释,集萃药康成功开发平衡染色体技术(染色体倒置,防止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)。集萃药康后期的“野鼠项目”也是基于该技术开展,相比以往传统的回交、筛选和鉴定的方式,将大大缩短模型构建的周期,培育出包含野鼠不同染色体的置换系小鼠,从而获得丰富的遗传小鼠材料。